新加坡的中小学由教育部直接管理而无中间组织,聘请教师、招生、设备添置等都由教育部统一管理,学校管理的内容减少了,使新加坡中小学的校长有时间、有精力抓好学校的教学质量,学校的职责也显得十分重要。新加坡中小学每校约1400人左右,设校长1人,负责全校工作,副校长视实际情况而定。小学的学校组织分为5个部门,分别是英文部、数学部、科学部、母语部、体育部。中学一般分为8个部门,但学校校长有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,因而各校各部门的情况不尽相同。但每个部门均设主任l名,主管属下各科目。各科目可再设一名高级科目教师。新加坡中小学的规模有大有小,但校内机构的设置大体相同,如下图。
新加坡中小学的校长上面一般有一个“董事会”(会馆学校)或“咨询委员会”(政府学校),校长的下面是副校长。只有一位,不论学校规模大小,其职责是抓好教学工作。因此,副校长要经常深人课堂听课,对教师的教学技能作具体的指导和辅导,并及时把了解到的情况向校长反映。所以,教育部对中小学副校长的人选也持谨慎态度,对其资历、资格均十分重视,有的是副硕士研究生毕业,有的兼任华文教师总会的重要职务。
副校长下面是各部主任,这些部主任相当于我国学校里的学科教研组长,但他们的级别是中层,直接受校长领导,与我国不一样、在我国,中小学教研组长和校长之间还有一个教导处,因而新加坡中小学校的校长可以一竿子插到底,便于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学科的教学情况,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供管理体系上的保障。新加坡中小学的行政主任与我国中小学的总务主任概念相同,但“书记”一职则与我国大不相同了。新加坡中小学校的书记是文职人员,相当于我们国家法院的“书记员”,是教学事务的辅助人员,例如整理、装订、归档案卷材料等。从岗位设置上可见,新加坡中小学的所有运转都是围绕着教学而进行的。
新加坡中小学校长每年都要进行校内自我评鉴,并向教育部提呈年度报告书。同样,各科主任也要在每年年终召集各科教师开会,根据会考成绩、平时测试成绩等,对学生进行学习困难问题评估,并写出报告交给校长,再综合拟订第二年的全校行动计划及工作计划。如此各层环环相扣,构成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