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国之初,新加坡为了解决校舍紧张、儿童人学难的问题,曾经实行“二部制”教学祛,这在当时不失为应急之术。但是时间一长,学校各种设施的利用率紧张起来。
在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过程中,新加坡教育部推出了最新的改革措施。到1999年,新加坡所有小学都过渡到全日制学校。全日制学校与“二部制”学校相比,有以下几点不同:
第一,开放时间不同。新加坡全日制小学授课时数不变,只是开放时间与以前有所不同,一般从上午8:时到下午3:时,并且课间有短暂的休息时间。
第二,班级人数不同。全日制小学对人数太多的班级,减少学生人数,以保证师生之间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。
第三,政府增拨教育经费。原来的经费由学校向学生收取,用于补偿全日制学校的经费,供延长上课时间、扩大教师队伍、设置新课之用。最近,全日制学校的经费将全部由政府承担。
第四,提供交通方面。全日制小学也为学生作了周密的安排。学校巴士按时接送学生,在上午8:00加之前把学生送达学校,在下午3:30送学生回家。同时,学校还在社会上大力呼吁,保障步行上学者的安全。
第五,午餐时间较长。学生们在本班课室内或食堂里一起用餐,这有利于师生课后进一步的交流,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,对教学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全日制小学的午餐营养丰富,采用科学的饮食配方,价格也比较台理,每天2新元,有益于学生的身体健康。当然,学校也会考虑个别学生的合理要求,充分尊重学生的宗教习惯和特殊需要。对于那些带饭盒的学生,学校也向他们提供健康饮食,保证其吃到营养均衡的午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