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孩子在留学之初,肯定都有自己的理想。但是让家长和留学生不得不警惕的问题是:“留学垃圾”正在逐年增加。
“‘留学垃圾’不是天生的。国内许多孩子是从小被父母呵护大的,当他们面对巨大的留学压力,一旦自暴自弃,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。”
赵婧就亲眼目睹过这样令家长心痛的、失败的留学实例。“曾经有一位留学生都已经被学校劝退三个月了,但是父母仍一无所知,还在不停地给他寄学费、生活费,留学生大多有报喜不报忧的习惯。”
中国的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,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和管理下完成学业的。而当留学生活开始后,就需要独立管理每一件事情,包括压力。
那些缺乏坚强性格的孩子,就开始“变质”了。“他们不愿意继续艰苦的学习,宁可躲在宿舍里,从早到晚打电子游戏,这基本上是多数留学悲剧的开端,但是家长们在这个时间段是完全不知情的。”
“隔三差五向家里拿钱”这可能是另一个要提醒家长关注的信号。一些留学生由于考试不过关,就需要为补考、重修,再支付额外的学费,所以他会让家里多寄钱。另一些孩子平时不在学校上课,而是到处乱逛或者交朋友,所以需要额外支出更多的费用,家长需要对这些情况保持敏感度。
“留学不是孩子的避风港。”赵婧说,许多中国家长都认为送孩子出国留学就可以躲开国内的高考竞争,但是如果要想孩子真正学有所成,留学是一次赤裸裸、残酷的考验。
如果家长只是因为家里有钱,而想让孩子出国留学,给自己挣点面子,那就更是本末倒置。因为这种盲目的心态,极有可能把心理承受力不强、性格不够开朗、环境适应差的孩子给害了!
相关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