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访谈】求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:激情燃烧的岁月

2010年1月12日

责任编辑:卢嘉

摘要:艾迪留学采访了曾经留学英国名校--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徐建平,请他回忆了当时的留学生活,并对准备留学英国的学生提出了宝贵建议。咨询英国留学,请致电:010-67080808

访谈嘉宾简介:
  
徐建平(John Xu),1991年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(LSE)发展经济学专业学习,获硕士学位。

  艾迪留学:您是什么时候去的英国,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去英国读书?

  John Xu:那是18年前的事了。1991年10月由原来的工作单位(国家计划委员会)公派,用世界银行资助的8000英镑学费,我去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(LSE)学习发展经济学。当时我有两个选择,一是去美国新泽西州的一所大学,另一选择是LSE。开始我倾向于去美国,因为我的考试成绩排第二,单位只有两个美国的名额,择优选择,我可以选择美国。但是我的美国老师(出国前我在UIBE培训英语,老师是美籍德国人的后裔),强烈建议我去英国学习,她认为英国教育体制优于美国,而且说英国口音英语的人显得更有修养,更有文化,尤其在一些国际场合。

  由于是公派学习,没有太多的选择,基本是组织安排,所以当时不会像现在的学生那样左右权衡。不过,在英国学习生活一年多的时间,我深深爱上了这个国家。英国的学习生活始终让我留恋,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是那么美好。感谢艾迪留学英国部的活动,让我把这种美好的经历重新体验了一把。

  艾迪留学:您能否介绍一下自己的母校?

  John Xu:LSE是一所在欧洲乃至世界享有盛誉的费边社会主义者创办的、以渐进改造社会、追求自由平等为主旨的大学。上世纪90年代,其经济学研究方面超过剑桥,排名英国大学第一。金岳霖、费孝通、徐志摩等曾在这学习。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的很多高官也就读过LSE。龙永图、杨洁篪等毕业于LSE。李光耀等很多国家的元首曾就读这所大学。

 

(上图:John Xu拿出他珍藏的一张照片。为什么视若珍宝?--因为,这是LSE的Bill Philips教授的著名发明Philips Machine。这是电子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出现以前,被很多英国、澳洲(墨尔本大学)、美国大学(包括哈佛)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的宏观经济管理的仿真、模拟、实验工具。现在它被收藏在伦敦自然博物馆中。)

  龙永图、杨洁篪和我们距离比较远,可是LSE的另一位校友我必须提一下,那就是世界最佳廉价航空公司--亚洲航空公司的CEO--Tony,他把北京到吉隆坡的机票卖得比北京到苏州的火车票还便宜,现在我去国外度假只选亚航的目的地。

  在学校上学期间经常来往的LSE中国同学中,很多人现在已担任要职,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、国家发改委司长、财政部世行司副司长、中国经济信息网总经理、光大银行副行长等。

  LSE的教授介绍LSE时,第一句总是说“LSE 是一所 no campus university.” LSE没有校园,学校地处伦敦市中心,大教室的门就对着大街,如果没钱又想学习,不拿学位,LSE是“蹭课”的好地方。哈哈! 

(John Xu在伦敦留影。身后的建筑是BBC World Service Bush House)

  艾迪留学:现在回想起来,当时的留学生活里最有印象的事情有哪些?

  John Xu:18年前,中国的经济、社会发展水平与英国相比有很大差距。所以,当时印象最深的是与英国相比,中国整个社会生活处处表现出来的巨大差距。例如:伦敦发达的地铁和公共交通系统、服务周到的银行系统、公共图书馆系统、学校先进的设备。

  例如,当时在国内都没听说过电子邮件,可是到了LSE,学校给每个学生都开设了电子邮件信箱(这是18年前!)。

  英国的图书馆都是电子计算机管理,而在国内我们还在使用目录箱、查卡片。英国学校的图书资料情报系统极其发达,中国国内的一些半公开学术期刊的文章,在这里的图书馆里,两个月后就可以看到英文版。我们可以去任何大学的图书馆查资料,都是免费。

  在学术研究上,关于当时国内讨论的热门经济理论问题,在LSE我发现,几十年前他们就有了成熟的理论和数学模型。当我们还在用文字描述经济理论时,他们的教科书上甚至劳资关系都用数学模型来描述了。总之,很多很多。

(John Xu酷爱速度轮滑,他曾在WIC世界杯轮滑马拉松苏州站比赛中进入世界排名前120)

  艾迪留学:很多国内的家长认为英国现在以教育为产业,硕士的时间短等,担心学不到什么东西。对此您怎么看?

  John Xu:我认为,留学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人生体验。一个人如果没有海外学习的经历,人生似乎是不完整的。海外留学,不仅仅是学习课堂知识(有些知识现在国内也能学到),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体验,是一种无形知识的积累。国外大学注重的是学习能力、方法、思维方式的培养,而不仅仅是简单知识的积累。留学目标是多方面的,起码应该包括:培养学习能力、提高英语水平、开阔眼界、广交朋友。这些都比学习知识更重要。

  英国硕士学习时间虽然短,但负担非常重,有看不完的书,写不完的作业。但是,即使拿到了英国硕士学位,也不要炫耀,据说,英国人会认为你无能,读不了博士。哈哈!

  艾迪留学:在您留学英国的年代里,中国留学生占什么比例,多选择什么专业就读?针对今年发生的金融危机、就业难、参加高考人数的减少等热点问题,您认为未来留学的人数还会增加吗?为什么?

  John Xu:据说当时LSE有200多中国学生,具体比例不清楚。我在英国碰到的中国大陆学生所涉及的专业很广,有经济学、法学、医学、建筑、数学、物理、语言等。至于未来留学人数肯定会增加,为什么呢?中国目前这种应试式、抹煞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落后教育体制日益使学生丧失信心,所以,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选择出国;还有,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,只要有能力,家长都希望把孩子送出国留学;另外,再先进的计算机系统也不能解决汉语和外语的翻译问题,总得学习外语,而学习外语的最好方法就是出国。

(John Xu和他LSE的同学们。他们来自中国大陆、香港、台湾、美国。)

  艾迪留学:很多国家都发生过校园的暴力事件,在您看来,英国的安全性和社会治安如何?

  John Xu:英国的社会治安很好,比中国好的不止几百倍,我只举三个例子:
  一、伦敦没有人家里安装防盗门,防盗窗。据说英国人来到中国很惊奇,一是怎么中国这么多的监狱?二是中国的监狱怎么都建在市中心?当然,这是笑话,可是事实是:如果社会治安很好,何须劳民伤财,家家安防盗门?
  二、英国的警察是世界唯一不携带武器的。
  三、我在伦敦犯罪率最高的地区Brixton住了一年多还浑然不知。我常常很晚从学校骑自行车回家,什么事都没发生,后来从报纸上才知道Brixton是伦敦的黑色区域。

  如果害怕概率极低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放弃留学计划,我看就如同因为有飞机空难事故就不去坐飞机一样,是思维方式的问题。我这么跟你说吧,中国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,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,稳居世界第一。 统计数据表明,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,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。你觉得在中国学习危险还是去国外学习危险?哈哈!

  艾迪留学:大家对英国人的普遍印象都是比较绅士、礼貌等,您对英国人的印象如何?在不同的年代,他们对待中国学生的态度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是否有所不同?

  John Xu:学习期间,我和英国的上层(LSE教授)和下层(靠退休金生活的普通市民,我的房东)都有比较深的交往,觉得他们确实绅士、礼貌、优雅、体面、内向、单纯、比较轻信。“性善”是他们看人的基本出发点,个个乐于助人。

  普通英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实在太少,例如我的房东,他只知道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和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。他认为我是一个“幽默”的人,因为我跟他说中国的情况,他总认为我是在跟他开玩笑。

  例如,他坚决不相信,我们中国的政府官员一个月才挣30英镑,还不如伦敦餐馆洗碗工一天的工资;不相信在中国看一场电影才1便士,比伦敦便宜1000倍;不相信中国人家里留宿外国人必须经过警察局批准;不相信政府怕我留学不归,不让我的妻子来伦敦陪读;……

  不过,LSE的老师对中国还是比较了解的,当时他们就预言,二三十年后,中国经济会居世界前位。老师对我们中国学生非常好,至今我还和他们保持着联系,经常电子邮件交流。

  艾迪留学:您觉得留学这一段经历对现在的生活或工作有什么影响?或者说您收获了什么?

  John Xu:英国留学最大的收获不是一个学位,而是一段幸福、快乐的人生经历:在宽阔的公园绿地看书学习;在泰晤士河上的Queen Mary 号游轮上写论文;跟英国老房东一块儿去酒吧和博物馆;陪同住的法意混血小姑娘看电影、逛哈罗德;参加学校的乒乓球比赛;去教授家里坐客、参加户外游泳池边的下午茶;还有,牛津、里兹、爱丁堡、哥拉斯哥、卡地夫、纽卡斯尔的旅行;约克大学的学术会议;假期和一位中国女生的欧洲旅行;学校安排的Homestay;“万富宫”里给打工的马来西亚、香港工友们讲《资本论》;马克思伦敦故居第恩街的惊奇发现(马克思和情妇的私生子问题);……

(1992年,伦敦海格尔公墓。John Xu拜谒卡尔·马克思。)

  海外留学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。我看到了英国人对他们的经济制度、社会制度、文化传统的自信。我想中国的改革一定要从中学习什么,借鉴什么。从英国学习回来,我就辞去了国家机关的工作。当时留学回国的学生很少,又处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,工作机会非常多,可选择的范围很大,我一年之内就换了四个工作,其中有国营大型外贸公司、德国在北京的公司等,最后选择了我喜欢的这家公司(前身是中国日报的一家咨询公司),一干就是十几年。

  艾迪留学:留学英国的时候,实习或就业的机会多吗?

  John Xu:当时几乎不可能。不过如果你把去餐馆洗盘子也算作“就业”和“实习”的话,机会还是不少的。哈哈!

  艾迪留学:对现在即将要出国留学的学生,请您给点建议?

  John Xu:能去英国就别去其他国家。因为我没在别的国家学习过,没有比较。哈哈。以上是开玩笑。

  我的建议:选择你喜欢的国家,选择你喜欢的专业,选择你喜欢的城市。不要过于把留学看成是一种挣“快钱”的“投资”行为而陷入左右权衡:去哪国?学什么?能学多少?学来的东西有没有用?回来后能不能就业?就业能挣多少钱?多少年收回投资?……如果把留学看成投资,那么这种投资的风险一定不会小于投资股票市场。

  我认为幸福人生应该有三件事是不可缺的,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;一次海外留学的经历;一项终生热爱的体育运动。如果把留学作为一种人生体验,作为幸福人生的一部分,享受“快乐留学”的经历,那么“功夫在诗外”,你往往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“无形回报”,不仅仅是一个学位和一些所谓的“知识”。

  “快乐留学”的经历会影响你的心态、从而影响你的思维方式、影响你的行为方式、影响你的习惯、最终影响你的“命运”!

   以上只是18年前个人的留学经历,不供参考! 

徐建平(John Xu)简历:
工作:
•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早的开放部队196师从事外训工作;
•国家计划委员会共青团委书记、宣传部副部长;
•华能国际贸易公司欧洲部经理;
•德国科麦尔信德公司首席代表;
•北京赛迪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;
•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中国组委会秘书处主任;
•澳洲公开大学联盟中国办公室总监;
•艾迪国际教育发展有限公司项目部总监、艾迪书院副校长。
教育:
•曾在南开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人民大学、对外经贸大学、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学习、进修;
•1991年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(LSE)发展经济学专业学习,获硕士学位。
爱好:
•速度轮滑:曾在WIC世界杯轮滑马拉松苏州站比赛中进入世界排名前120;
•旅游:游历东南亚、西欧、澳洲、非洲几十个国家,并有大量网络游记发表。

首页1末页

艾迪国际网站与免责声明:本网站为传播信息或转载其他媒体信息,部分素材和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
在线答疑

您的姓名: 您的性别: 您的手机:
意向国家: 您的学历:  
您关心的问题: 验证码: 验证码

艾迪英国部优势

1. 专业顾问一对一咨询,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留学方案;
2. 丰富的院校资源,并免费参加英、爱大学、院系的来访面试;
3. 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最新院校手册、课程信息;
4. 协助安排学生参加英国多所大学认可的英语测试;
5. 协助客户准备入学申请文书材料,高效获取录取通知书;
6. 与英爱使馆签证官密切沟通,专业指导材料准备,确保高签证率。

更多英国留学咨询与解答,请拨打艾迪留学咨询热线:010-67080808

英国部

关闭

咨询电话

4001-330-220
010-67080808

微信扫码
一对一咨询